《被系统剧透历史后》转载请注明来源:赘婿小说zhuixuxs.com
赵崇背过身去,望着身后赵岭,在他痛心疾首的眼神里看似十分的问心无愧,无一分愧色。
他在动用赵黎在江南那残留的旧部时,就知道瞒不过赵岭,他也没想过瞒住赵岭。
宗族观念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此,在没见到更大的好处时,赵岭永远不会背叛他。
“你绕了这么一大圈,就为了这个吧?我只不过派人暗示他们杀得更干净一点,这样才能抹去他们自身的罪过,可没有我,他们说不定还是会这样做。”
小官为何会听信这般暗示?当然是因为他们也真心觉得这些有了反心的起义军继续活着,说不准还要再在江南生变。
更何况,这些起义军就是他们政绩的败笔。
那些煽风点火的小官最后全都死了。
那些个武将一把火杀了那么多早早投降的起义军,又得知了江南科举腐败内情,显然也要将同样可能知情又毫无根基的小官屠杀殆尽。
自此,所有可能能指出背后之人是赵崇的人证、物证全部消失。
赵崇只觉得不做得绝一点,不流更多的血,不激起更多的民怒,他难不成真的要硬生生地熬上十来年吗?
不破不立,不乱,那些人不会去在意一个末流的赵家,更不会去在意一个半只脚踏入棺材里的赵崇。
除了顾容鸢外,其余几个人在他人走茶凉后,有了关系更亲厚的亲信,愈发不重视他的意见。
若赵崇还是礼部尚书,他或许不会那么急,站在高位时,求稳是最好的路。
可他如今无权无职,年纪也大了,熬不了几年了。
他等不及了,他从不后悔,只恨自己无力让这把火烧得更快些,更烈些。
此时,赵崇甚至还有心思笑着问着赵岭:“兄长,你如今是在为了江南的百姓愤怒,还是在为自己在江南的势力而愤怒呢?”
见赵岭被激得整张脸都红透了,赵崇的笑意更深了。
对武将而言,费了这么大劲又被上面的人骂了这么久,自然要带点战利品回去。
他们回京城的那一路上,对整个江南以及江南周边的烧杀劫掠就没断过,顺带把一切罪责都推到了早就烧成灰的起义军头上。
江南在这场劫掠后,多年的根基全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几近灭亡。
赵黎此前在江南做官,而江南又离赵家祖籍姚洲很近,江南经商利润颇丰。
赵岭被罢官后,没甚财路,便想着借着赵黎在江南的势,打点了不少小吏,又投了不少产业,几乎大半的身家都在那了。
赵崇一心毁掉景朝,当然也不忘暗示了武将们要趁着江南权力更迭,官场动荡,无人有空管他们,不如抢点钱财回去,也好打点新上峰。
他说这话一方面是觉得赵岭这道貌岸然的样子太可笑了,另一方面他更想以此告诫赵岭,既然赵岭已无财路了,那整个赵家究竟得谁做主,心里得有数,不要摆着长者的谱。
“啪!”
赵岭憋了一肚子气,见他这幅看透一切的神情,被激得火冒三丈,一巴掌就甩了上去。
掌风之下,赵崇面不改色,皱纹横生的脸上浮现了深深的指印,不怒反笑:“兄长啊,你这力道远不如年轻那会,还是早早睡吧,莫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另外,这下就当我把当年欠你的巴掌还了。你得知道,谁都能为江南的事打我,除了赵家。”
谁都可以高高在上地指责他,只有赵家人不可以。
他这些谋算,哪怕就只为了自己,赵家也都是跟在他后面捡起果实的得利者。
赵崇说完便欲转身离去了。
在他刚欲推门时,就听见赵岭恼羞成怒地骂道:“你是睡得好,可赵黎有你这个爹,真的是...”
睡觉吗?
赵崇笑意冷了起来,他这个兄长啊,真是从未真的了解过他。
他果断地推开这道沉重的房门,满天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孤独地飘着。
南方的雪湿润得很。
赵崇伸出瘦削苍老的手接下一片含着泪的雪,很快便在他手中化了。
下雪了啊。
他这双手上第一次沾上无辜者的血就在一个雪夜里,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睡过一次好觉了。
他每个梦里都是那些人的叱责声。
这是叛道者的宿命。
可他不后悔,从不。
————
他叫赵崇,字怀竹,是姚洲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家族的嫡次子。
赵家远远算不上世家,不过几代为官,日子过得还不错。
他与兄长年纪只差了两岁,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同一届入朝为官。
比起其他人单打独斗,他天然有个战友共同拼搏,赵岭甚至为他受了来自上官的一巴掌。
赵崇也曾有过一腔少年意气,和赵文一样,这也是他偏爱赵文的缘由,每次看见他时,就好像看见了自己早就失去了的东西。
他也想过,如果在赵文年少时,不给赵文收拾那些他惹出来的烂摊子,赵文会不会如他这般凉了热血呢?或许会吧。
但赵崇情不自禁还是会为他收尾。
大概是为了祭奠自己的道吧。
赵崇在翰林院待了五年后,同期的进士不少都被派去了外地为官。
但赵崇不想去外地为官,五年的日子已经足够让他了解景朝官场是何模样了,虽没几十年后那么贪腐,但也没好哪去。
高楼不是一夜之间被老鼠咬光的,很早以前朝廷就不做人了。
若是去外地做个小官,他得到猴年马月才能有出头之日呢?又哪日才能又回到京城这样的高位呢?
于是,他咬咬牙,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家底,又借了点娘子的嫁妆,买通了上级,才得以去大理寺谋个小官。
而他兄长赵岭却舍不得花这么多钱,还是被派了去外地做个小官,和赵家的祖辈一样。
但赵崇在大理寺的这些年里,日子一点也不好过,大理寺里鸡毛蒜皮的小案子查起来太费力气了。太大的案子也不晓得抓进来的人,究竟能不能再出去,万一伺候不当,他们出去后高升了,这就彻底结下梁子来了。
很多时候,只要牵扯到大官,与其说是按照刑律办事,不如说是按照这些人的脸色办事。
成日累得半死,油水也轮不到他这种小官,赵崇那时还要靠家里接济才勉强过着,不得不将几个儿子送回姚洲老家养着,甚至第一次开始动摇,自己是不是去外地为官会更好些。
然而在他心灰意冷之际,有件案子的出现让赵崇发现了升擢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