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一点气性,还有留一手的考虑,小满给的方子上只写了陶器碎瓷片作为原料。
给对方小小上一点难度。
反正她用的原料也是这些。
小满没想到,她以为随处可见,随便就能搜集几十斤的陶器,在没有流水线的战国,也是出产量一般的日用品。
想要每天几千斤的取用,一开始积存的的碎陶片用完后,压根维持不了多久。
不过也够赶完一阵的工期了。
禁苑长十分“勉强”的点了头。
原本修建宫室的几百人被拉去乡野之中,带头的百夫长听了小满的要求,一言难尽道:“主君为什么要堵塞河道断绝水流,而不选择把水碓取出来安装竹筒?”
“之前的工师就是这样做的。大概是水碓比较重,而且会受水力影响转动,不好控制的缘故。”
百夫长睥睨水碓,区区几块木头,也叫重?
然后呼唤卫队,取来工具。让小满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大秦重工。
不是想炫技,只是另一个确实更麻烦。
长杆,滑轮,绳索,滚木,虽然只是简单的器械,但是够用。甚至能抬建筑宫殿的大型石块,只是需要的力夫更多。
咸阳城
相邦让建造水碓的命令下达之后,接到任务的工室便开始研究那洛阳寄来的图布,虽然图上的东西看起来结构严密,浑然天成,很符合一些天圆地方的学说。
但是没有见过的东西,实在想不通放水里如何让其动起来的方法。
后来知道这个和最近咸阳风行的踏碓都是相邦食邑献上来的,那边已经有人做出来了,便上书请求将人征召调派过来。
洛阳工匠到了之后,首先把试验地点从工室打造的涓涓细流的池子里,转移到了露天河边。
接下来几月在工匠旦与洛阳来的工匠工师们协助之下,工室发动人力物力一个多月的时间,车出来的物料早已足够做两三架水碓了。
只等刷的防水桐油风干,组装完成。
这一天旦接到一封从洛阳来的信,本以为是妻想他念他,催他回家的家书,接过却简单木牍中间夹着一张折叠起来的“纸”。
这东西像绢帛,又像丝麻,上面画着与水碓差不多的东西,旁边书写着几个方正的隶书字。
工匠旦一看这奇怪的书写材料就知道,书信大概是姬夫人的女儿,那个性子古怪,却天生幸运,极受某不知名工匠大家青睐,传了工书的小主君寄来的。
上面的字虽然略显端正,却是彼时的隶书,小满特意让系统翻译了抄画上去的。
她知道咸阳可能有意复刻水碓之后,便将筒车水碓的复合体写在纸上,特意画出标注,寄了过来。
同时还说了建造龙骨车汲水的事情。
旦每日来往于咸阳,同样看得到这边一样受干旱困扰,除了正在建造的郑国渠,咸阳附近也有渭河等河流。
虽说旱情如火,这里的人依旧用桔槔人力等方法汲水运水。
旦看在眼里,拿着书信与洛阳一同来的工师商议,请求在水碓上增加竹筒,达到汲水的效果。
至于龙骨车,信上只提了一句,旦没有概念图样,便暂时按下,先让在洛阳的工师打造出来。
经过这些日子的合作,咸阳工室的人也对这些工匠的兢兢业业有所了解,看着也没有多费多少木料,便准许了。
这边筒车建成,大幅提升的汲水速率多受称赞。
原本正为天气干旱禾苗枯焦,困扰头疼的吕不韦接着下令,让秦国干旱严重河里还有水的各地工师学习建造推广不说。
增加的工程任务差点打破工师旦回家计划,把人留在咸阳再干三年。
还好几个工师要回去的洛阳是吕不韦食邑,大秦相邦为了自身利益和治下黔首,驳回工室留人的请求,放回去了几个。
赘婿小说【zhuix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在大秦觉醒神农系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