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坑蒙拐骗》转载请注明来源:赘婿小说zhuixuxs.com
杏林精神的拓荒者。
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在树下建草仓储藏杏子,需要之人用谷子交换,再用所得的谷子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后来归顺孙权的士燮曾因毒病在生死边缘挣扎了三天,董奉喂了他三粒药丸,服药后不久,士燮气色逐渐恢复,半日后能坐起,病愈。
神医啊,她现在最缺的就是神医。
君异,不就是军医,命中注定。
天下大乱,董奉原已打算归隐山林,避开祸患,但听闻黄巾军中有一神女,能将人起死回生,救助疫病,董奉心生好奇,念及黄巾军如今惨烈,他离邺城也不算远,便前来看看。
董奉一生奉献给了医学,白锦让系统散播传闻时也未想到还能有此意外之喜,毕竟黄巾军就是以张角大贤良师吸引信徒,谁知董奉竟然会因好奇来邺城。
董奉原本是不信这些的,道家的一些手段他有所耳闻,和医学异曲同工之妙,但张角之术据他听闻都是糊弄人的,真真假假掺杂,假亦真真亦假。
但今日看到的,确实颠覆他的认真。
不管是张角能变成孩童,亦或是白锦的凌空,金光降福与香囊,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一路走来,结识了一些人。
当时,站在他旁边的那个男人就凭空获得了香囊,这样的术法,当真是神不成,更别说那碗符水。
米粥也就罢,许多灾民是因着太久未进食,进食后自然根据体质会有所变好,但那符水是怎么回事。
董奉是医,他清楚知道那是普通的水,没有尝出或闻出其他,但饮用之后,连他都感觉身体仿佛疲惫消散,小毛病都散了。
奇也怪哉。
他拿到锦囊,被请到这里,近距离看到这位所谓的神女。
若看容貌气质,确实是符合神女之说。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他都在反思自己狭隘了。
“董神医,早闻大名。”白锦先发制人,“黄巾军神女,白锦。”
和别人打招呼,总也得报上自己的名字。
董奉没有给任何人提过自己的名字,而且眼前之人,他也未曾见过,对方是如何知晓自己是谁。
就像刚才人群中,如何知晓那个小男孩的名字。
董奉只想了一下,也没有太过为难自己,想不通便罢了,神术也好,道家本事也好,没什么大不了。
“神女过誉。”既然知晓,也没必要再隐瞒。
神医之名是旁人封的,董奉并未觉得自己医术精湛到可称之为神医。
“董某有一惑,不知神女可否为某解答。”
“但说无妨。”白锦顿了一下,又道,“但若问符水之中加了什么,就不必了。”
董奉微张的嘴又合上。
他是个聪明人,“神女邀我前来,是有人需要医治?”
白锦喜欢和聪明人说话。
“正是,不知先生可否愿意。”
“以神女之能,用不上董某。”他道。
“天下黎民百姓,若只有我一人,如何能行?”“您所图,有些大。”不是要救人,是要他这个人。
“烽火狼烟四起,王侯将相只顾割据占地,流离失所、百病缠身的是百姓,他们何其无辜,天灾人祸,要将他们淹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先生,疫病恒生,内忧外患,您是行医之人,杏林之说谁不传颂,今日见到您,我便知是天意。”
“若您愿出一臂之力,功垂千秋是必然,乱世之中谁不知您杏林神医董君异,少不得供奉香火。百年之后,回看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您独树一帜啊。”
“自然,您一向不在意这些东西。但是,一路走来,相必您也看到了那些流民的惨状,那些因为疾病被折磨无计可施之人,您如此良善,哪里舍得。”
“疫病横肆,我一人之力如此微薄,纵有方法也是枉然,但如若有您一道,解决疫病,留下典籍,这医学千古流传,这疫病不再是洪荒猛兽,是您的大功大德,更是百姓大幸。”
白锦一顶又一顶的高帽,一个又一个的大饼,以退为进,以百姓为基,以医学为诱饵,眼见他慢慢动摇,眼见他慢慢坚定。
最后,得到她想要的答案。
“好。”
顾池难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赘婿小说zhuix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