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同归于尽》转载请注明来源:赘婿小说zhuixuxs.com
年世兰在上辈子就管了几乎一辈子的宫务,这次接手后宫,一切驾轻就熟。不只没有踩那些新手才会踩的坑,甚至还趁机整顿了一次后宫。
清朝内务府贪污严重本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但只要清朝的包衣制度不取消,这种贪污就谁也没法子。例如内务府一个鸡蛋二两银子,但民间一个鸡蛋只要两文钱。
这一来一回就是一千倍,在年世兰眼中看来已经非常夸张。年世兰不知道,再过两三代,紫禁城内一个鸡蛋就要十几两。
年世兰以前没管过,甚至还花了大价钱去收买那些张大了口袋的奴才。年家再怎样威名赫赫也是汉人,哪里有办法对付那些盘根错节的包衣世家?
但这次年世兰可不一样了。贪污无法根除,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倒是可以。毕竟会在内务府当差的都是上三旗的包衣,就这么巧,富察家可就管著其中一旗呢。
于是她稍稍改了一下内务府上贡的程序。一般来说内务府的一切东西来源都是来自皇商,内务府跟皇商采购,内务府的官员或者包衣赚中间差价。
本来跟皇商采购价格并不会过于夸张,夸张的是包衣在中间先收了皇商的孝敬,然后又以少报多揩国库的油,然后东西拿出去的时候又要收主子或者其他奴才的赏钱。
碰到主子不得宠的时候,那些本该分发的份例跟物资就会被克扣,或是补给高位受宠的妃嫔作为内务府的示好,又或者乾脆就是自己昧下当额外红利。
弘历在上位以后,就有打算弃用他爹留下来的粘杆处,因为他觉得粘杆处太过阴轨,身为帝王应该走煌煌大道。(怪不得连几个小案子都查不清楚)
于是年世兰乾脆就让弘历把粘杆处明面化,成立一个监察处。监察处并不收集百官罪状或者处置阴私,纯粹的就用来查内务府的帐。
年世兰倒是想要粘杆处呢。但她也知道接收了这玩意,弘历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自己的。而且她也不能要求弘历让监察处去查百官的帐,这样算是干涉前朝。
她现在是皇后,以管理后宫的名义要求查内务府的帐,这样才能让这个监察处成立。
而且粘杆处本来就直属于皇帝,现在监察处也一样直属于皇帝,弘历刚刚登基,边关还在打仗,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况且他自己就是在宫里长大的,对内务府的猫腻知之慎详,所以想一想就答应了。
毕竟内务府那些包衣是真的很有钱。
年世兰摆明说了,监察处会拿民间物价核算一个合理的区间,再来查内务府的帐,如果帐面对不上的,负责的包衣就会得换一家。
除此之外,还会一一核实每一笔花费是不是记录无误。如果某主子说没有拿到份例,但内务府记载不实,那当时负责的内务府总管就等著举族抄家。
包衣世家之间的确同气连枝,但也随时都希望挤下上面的让自己爬上去。管理包衣的“佐领”并不只是一个官职,而是一个爵位,所以富察家发话了,大多数的包衣世家也只能肉疼的把手收回。
至于之后这个监察处会不会成为整体贪污的一部分……年世兰哪里管那么多?她只知道成立监察处以后,宫内物价变得便宜了,而且宫中开支很明显降低许多。
这一出一入省下来的数目让弘历都忍不住咋舌。甚至内心开始考虑扩展监察处的业务……例如去查一查某衙门的开支?
能发散成怎样年世兰就不关心了,她这样做,只是因为自己现在是皇后,皇帝希望后宫可以省点钱,而她觉得与其让妃嫔们省钱,不如让奴才把贪污的钱给吐出来。
当然,包衣们从正规渠道赚得少了,就会更希望得到赏钱。而宫内的主子们想要得到更好的服务、更多的忠心,自然就得多赏一些。反正整个大清都是这样,没有一个官员当真是用俸禄在过日子。
但有了监察处的监督以后,不受宠的低位嫔御就不用担心饿死冻死,或者身无分文,份例被扣光等等的事情发生。
年世兰的手腕一向刚直粗暴,也从来没有怕过谁。只能说整个后宫在她的管理之下,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守规矩。什么巴林部的小公主、什么寒部的寒香见,在皇后的威严之下通通都要让路。
尤其那位“我不高兴,就是蒙古四十九部不高兴”的巴林氏。弘历忍耐一位皇后已经是极限了,屁大点的小地方出来的屁大点的小公主竟然还敢跳到他面前。不用皇后出手,皇帝就让她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样守规矩,但有年世兰镇著,就算真的发生什么阴诡谋算,年世兰也不去浪费自己的脑子,直接就让弘历借调监察处的人手来查。
毕竟大多数的犯罪都必须要有金钱往来,只要查清楚金钱与利益的走向,案情自然也就明了了。
娴妃,啊,对的,她一直是娴妃,虽然她后来又生了老十二、老十三。但她生的比较晚,纯妃先一步封了贵妃,所以她也只能一直在妃位上待著。
况且皇后也不喜欢她嘛,她要晋封就比较难。
弘历虽然喜欢她,但弘历自己都憋屈著呢,又怎么可能为她作主?
监察处还没正式成立之前,金玉妍也的确尝试了一下想要做点什么。只可惜她的朱砂局才刚刚走了一半,还没毒到任何人,负责喂鱼的小禄子就被抓了。
理由是谋刺──他在所有人都要吃的鱼虾当中下毒,这不就是想要谋害皇帝与太后吗?
于是在年世兰的咄咄相逼之下,贞淑被处死送回玉氏,嘉贵人被打入冷宫。过了几年,玉氏又送了几位贡女,弘历照单全收。
再后来监察处成立,弘历的后宫便成了是自从大清开国以来最和谐的后宫。不是那些妃嫔没有谋算,而是谋算了也没有用。皇后在上面压著,又有聪慧异常的嫡子,没人敢做小动作。
这个结果就是弘历上位不过二十二年时间,就有了二十七个儿子,十八个女儿。
至于乾隆二十二年之后……没有之后了,乾隆二十二年,皇帝奉太后南巡检视河工,却被一个没有固定好的大石从头砸下当场死亡。
彼时被任命监国的永琏在宗室与大臣的见证之下,取下了乾清宫牌匾中的密旨,临危受命,继承大统。
彼时太皇太后因为过度伤心,染上风寒卧床不起,回宫以后没多久就跟著先帝去了。
──
其实弘历本来可以还可以活很久的,但他的疑心随著儿子长大而愈来愈重。他器重永琏,又不忘扶持永璜。然后又拉抬三、四、五阿哥跟老大老二打擂台。这让年世兰烦得不行。
她这些年过得肆意,满宫妃嫔看到她只有跪的份,但随著弘历掌权日久,似乎也不那么赘婿了。
她可不希望哪一天弘历突然反应过来,然后跟他爹一样,把她耍弄得团团转。所以乾脆吩咐监察处中的暗手让弘历去死。
年世兰自然知道家族是自己的依靠,但家族利益跟她自身的利益有时候并不一致。弘历极喜爱富察家的大多数人,并且也不吝于赏赐给富察家的儿郎高官厚禄。
所以对富察家来说,弘历活著绝对比死了好。但这对永琏跟皇后就不一定了。
当初在鼓动弘历把粘杆处由暗转明的时候,她就暗中送了不少人进去。弘历一旦发现监察处的好用与粘杆处密探的得力,只会愈发依赖,根本不可能当真弃用。
于是监察处在运转日久以后,的确成为一个明面上的监察机构,但监察处也的确包含了一些暗处的、只让皇帝使用的人手。
这次就是年世兰动用了从来没有动用过的暗子,一次就把活得太长的皇帝给送走了。年世兰也不在乎弘历皇帝当得好不好,也不在乎他死了会对朝局有什么影响,反正她一直都是这么任性。
而且永琏也二十八岁了,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与其跟康熙的太子一样被老皇帝逼疯,还不如早早逼死老皇帝呢。
至于太后……嗯嗯,只能说那是意外之喜吧,年世兰并没有想要主动对付她的意思。
──
后记:
乾隆二十二年,帝崩于意外。爱新觉罗.永琏继位。年号承庆。
承庆帝一生致力于推广西学与商业,并且大力研发武器与工艺,承庆十三年,内务府匠人成功模仿出第一台完全属于大清的蒸汽机,从此清朝踏入工业革命。
承庆十五年,解除了旗人不允许种地、经商的命令。旗人可以离开京城,所有子民可以自由选择发型,并且因为工业革命的关系,女性也慢慢踏出家门,承庆帝在位年间,可以算是历史的转捩点。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我有一个修仙世界》《空想具现的大贵族》《重回年代赶海打猎》《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穿越了】《漫画路人自救指南》【华为小说】《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撞星》
穆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赘婿小说zhuix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