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西默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赘婿小说zhuix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刻的宫本辉内心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日本文化的排外是人尽皆知的,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必须有人站出来收尾,文学不是政治,不可以和日本政府一样鞠躬躲避一切。
否则即使他宫本辉装死,也总会有气节的文人撕破皇帝的新装,日本文坛从来不缺这类战斗文人。
这并不是宫本辉的本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说是机缘巧合也好,说是实力所致也罢。
原本想将林野作为搅动死水的巨鳄而捧为“或许是纯文学新生代的领袖”的宫本辉。
此刻即使心中有诸多想法,最终他还是选择“让文学的归于文学。”
由他开始,也该由他负责。
在《文艺春秋》发刊已经过去一天后,仍然没有动静的媒体却在第二天早上惊讶的看见推特热搜趋势第六是“宫本辉承认”
这些媒体点进去一看,居然是宫本辉更新了推特,只有一句话。正是那天他对柄谷说的最后一句。
“他做到了我们都没做到的事,他不是传承,他是发扬。”
这句话犹如海啸般迅速席卷日本媒体和网络,有人痛斥,有人沉默,有人认同。
一时间整个网络犹如第三次大战发生,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了。
一开始他们不承认,后来又觉得不承认也要找个理由,找不出作品上的毛病,那就莫须有的罪名。
有右翼媒体称林野为无耻小偷,可耻的盗窃他们文化。虽然可笑但是总有草履虫会相信这一套说辞,对这样的人,其实日本内部也不待见,毕竟太单细胞太丢人了。
而聪明一点的三流媒体则直接开始造谣带节奏,称林野在中国无人知晓,来到日本后,被日本文化所吸引,归化后才能创作出如此佳作。
这种谣言很快就病毒式传播,一来它比上面那种莫须有罪名或者说无脑谩骂更能让人接受,二来也能让一部分觉得丢人的网民觉得找到了合适的正当理由。
谣言一开始只是部分毫无底线的三流媒体在传播。
但很快日本那些想蹭热度的网红也开始跟进,在视频里一副自己对纯文学很了解的样子,从网上搜罗了一堆有关《雪沼》的阅读评价,先是把《雪沼》狠狠夸一遍。
接着马上就说林野之所以能传承我们日本文学传统,主要就是心向日本,否则为何他在中国只是籍籍无名之辈,到了日本却开了窍,在短时间内接连创作如此诸如《熊的铺路石》、《雪沼》的佳作。
这样一来,就把林野的个人努力转化文日本文化的优秀,但是那些好面子的日本网民还就吃这一套。
你作品写得好跟你没关系,是我们的文化好。
这一套打法迅速被日本网红争相借鉴,形成了人传人现象,既能蹭热度又能立爱好文学的人设,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吗?
于是谣言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出现一些主流媒体也在转发相关话题以及言论。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我们都承认你林野是日本新一代纯文学领袖了,你还想怎样?
难不成你要回到中国去做一个无名之辈吗?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认真探究谣言背后的真相,或者他们也不在意真相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面子上过得去的理由。
把一件人人不能接受事转变为文学界的盛事,乃至从没如此受关注的文学界媒体杂志也纷纷下场称赞林野为
“日本文化之子!”、“给文学带来新希望的新王!”以及早都被网红说烂的那句:“日本纯文学新生代领袖!”
甚至有媒体开始做所谓的深度报道,打算把林野塑造成一个本来平平无奇的留学生,在接触到日本文学后被唤醒天赋成为一名文学天才的人设。
皆大欢喜。
然而,他们似乎忘了一个人。
林野他答应了吗?成为“日本文化之子”。
同样,他们似乎也忘了探寻林野在中国究竟是何许人,他是籍籍无名之辈吗?
人有时候很奇怪,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听到自己想听到,正如《乌合之众》所说
“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
皇帝的新衣终究会被撕破,而且就在皇帝最得意之时。
而撕破这件新衣的不是林野,是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千野拓政教授。
可以说千野拓政是全日本最了解林野的人,当他看到新闻的时候,事件已经发酵到无可挽回了。
而作为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授,他对林野在中国的地位也可以说是全日本最了解情况的人。
当他意识到林野在中国是所谓的籍籍无名之辈已经成为了全日本媒体共同织造的幻梦之时,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千野拓政的行动简单有效,他直接将林野是中国访学学生的身份信息截图放在推特上。
之后是林野在中国出版的作品《竹峰寺》、《潮汐图》以及两部作品在中国被各路媒体报道之时的评论。
“中国纯文学新生代领军人物”的评价第一次出现在日本媒体的视野里。
该怎么形容当日媒以及那些坚信林野是日本文化所塑造的群众看到这个评价时的心情呢?
是如梦初醒般认清现实,还是坚持自己相信的事实,痛斥假新闻呢?
易受暗示和轻信。这是一种集体幻觉的机制。
“群体永远漫游着无意识的领地。”“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乌合之众》
即使是由谎言编织的苦果,也必须由自己咽下。
日媒发现他们已经回不了头了,那些转发的谣言,他们能一键删除
但是给了林野“纯文学新生代领袖”的评价是一旦给出就收不回的。
而那些愤怒的群众,认为自己被戏耍的普通网民,就像他们当初为那些谣言以及谣言传播者点的赞一样,一颗红心再次愤怒。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网民调转枪头,把那些蹭热度的网红,传播谣言的媒体喷的狗血淋头。
而本该在聚光灯下,却从头到尾都消失的林野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