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赘婿小说】地址:zhuixuxs.com
摄政王是来国子监找祭酒谈事情的。
谈的是想要加场乡试和会试的事情。今年的院试马上就要举行了,国子监也要准备再接收一批各地的秀才。
但是这样的话,乡试和会试的时间又需要再等上一年。
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缺人。
打了几年仗,是真的培养出了一批武将来,但是就显得文官的稀缺了。
朝中情况还好,关键是刚将南边那么大一块骠国的领土打下来,暂时用的交由武将镇守,扶持了一些在当地有威望的小贵族或士绅接手管理。
一味的因俗而治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并不是长远的手段。若是这一块地域的文化并不能很好的和中原文化交融,一旦发生什么动荡,顾不上去交好治理,便又会成为一块独立的疆土。
骠国此次来犯,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实在是触目惊心。
摄政王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在十年百年之后再度发生,必须得从根源上杜绝这种情况。
除去鼓励开垦,迁徙民众,更重要的是朝中要派官员过去。
照着原本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划分,一切依照中原律法管理。
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比较艰难,但是儒法并施,兼修书院。想来只需要用上十年,便可彻底安定下来。
所以朝中有官员提出想要扩大科举规模,在几年之内将三年一度的春闱、秋闱改为两年一次。三年两次的童生试改为一年一次。
只要程序和难度不变,不过是增加几次机会,更快地筛选出朝廷所需要的人才来。
但是!这套方案,朝中是有人反对的!
以杨瑞棠的父亲杨陵和李墨的父亲李德文为代表的“李党”,是主张扩张科举规模,同时对南方疆土采取文治。
而朝中,薛承道和刘丛父亲为代表的“刘党”,则反对扩大科举,对南方采取武力镇压的方式。
想到这里,摄政王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要是把祭酒叫进宫来,只要国子监的马车穿过宫门,这两党的官员在一刻钟内便会闻风而来。
然后在议事堂吵个没完没了。
所以,摄政王特意自己跑一趟国子监找祭酒,图的就是一个清净。
他甚至没有泄露风声,只贴身带了一个侍卫,坐的也是宫里最不起眼的马车。
还特意把小皇帝一个人撇下了,就怕朝臣找不到人,打听着寻出来。
为了避免国子监也有耳目,摄政王提前和祭酒打好招呼,只是找了一个学正出来迎摄政王。
低低调调的,谁也不知道。
这国子监,是有宅邸改建的。
亭台楼阁,连廊浅池,伴随着朗朗书声,行走在花草拥簇的小径间,不用抬头都能看见那缀在青瓦上的团团白云。
实在是个修身养性、读圣贤书的好地方!
摄政王心情愉悦,这路过的应该是广业堂,里面都是些半大的孩子,齐齐诵读的声音颇有节奏感。听得人不由放慢步伐,跟上那音律的节奏。
鬓边斑白的博士一脸严肃的端坐在书案前,他只是抬了抬手,读书声便戛然而止。
摄政王会心一笑,这是要抽背了。
果不其然,博士一手持着书卷,然后微微抬眼,指了指其中一个学生。
那少年瞬间垮了嘴角,满眼的不情愿,但是动作上丝毫不敢怠慢,恭顺地走到了博士面前。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国子监的抽背,向来就是这样的直白。博士随口点一句刚刚诵读过的文章,就要立刻接上。
若是背得不熟,很难招架得住。
而每每这个时候,博士的手边就会放着一把黝黑厚重的戒尺。这威慑力可不是一般的强。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那学生艰难开口,晦涩地背诵着。他偷偷瞥了一眼戒尺,顿时变得更紧张了。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为政……”
这是卡住了。
摄政王微微摇头,伴随着那戒尺落在掌心的声音和紧随而来压抑的呼痛声,他在心中默念着。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一道很轻很轻的声音自月桂树下响起,像是恰好念出来摄政王心中所想。
若是旁人,定以为会是错觉,就连摄政王身边的侍卫都并未有所反应。
但是摄政王在还是闲散王爷的时候,就有一项格外出挑的能力。
他对声音格外敏感,不仅精通音律,对那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也听得格外清晰。
所以他下意识朝着月桂树下看去。
一个半大的男孩站在月桂树后,看着比屋子里坐着的孩子们稍稍要小上几岁的样子。正满脸惊恐地抬眼看过来。
出乎预料的是,那孩子根本没有上来行礼的意思。而是转身就跑,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领路的学正和摄政王都愣在了原地,只不过摄政王转瞬便收回了目光。
这孩子是逃了课业还是从哪里溜出来的,这都是国子内部的事情,他并不想插手干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