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在奶茶店培训了三天,已经把店里的配方学了个遍。
她工作的店铺不是全国连锁的品牌店,而是晓山一个老牌子的奶茶店。
店长叫陈红是个四十岁的女人,奶茶店就是她开的。
店里除了时珍还有两个店员,一个是前台,一个是奶茶师。
前台小杨跟她一样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经济不景气就找个工作过渡一下。
奶茶师看起来三十左右,一头大波浪,手上新做的美甲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说实话,这家店的奶茶时珍之前也点过不少次,但是看到店里不卫生的环境和深藏在奶茶师指甲下的淤泥时,她还是没忍住问:
“张姐,我看员工手册上写的奶茶师不能做指甲,你这个……”
时珍指了指张美仁的手,小心翼翼道:“这个好像不合规吧?”
张美仁白了时珍一眼,喉咙里发出一声轻蔑的闷哼,“你懂什么啊,刚来没几天就开始指挥老员工了?”
她一边搅动着刚加了冰的奶茶一边说:“陈姐是我嫂子,她都没说什么你来什么劲啊?”
时珍嘴上讪讪道:“哦,抱歉。”
心里忍不住开始吐槽,太坏了太坏了,不就是个奶茶店还搞人情世故!
刚刚成为打工人的时珍困惑了,大人都是这样的吗?好可怕,好想回家,要不还是回家当个妈宝女吧,呜呜呜。
“行了,到点了你回去吧,记得明天早上八点正式开始上班。”张美仁道。
时珍点了点头,努力扯出一抹笑,“好的张姐。”
走出店门,时珍感觉空气都比店里清新了不少。
要问一百块怎么过一个月,时珍是这么想的,当地最便宜的方便面一箱二十四袋,一共十九块二,买一箱就够差不多够吃一个月了。
每天坐公交两块钱,一个月就是六十,还剩下二十留着应个急。
完美!
回到家,时珍终于拿出了心心念念的手机。
在店里她根本不敢玩手机,就怕一个不小心被店长看到留下不好的印象。
她打开小绿书,打算记录一下今日的存活情况。
没想到刚打开软件就弹出了提示,有一条新评论。
时珍又惊又喜,流量从来没偏袒过她,帖子发出去三天也只有几百的浏览量,就更别提评论了。
虽说时珍发帖子的目的不是希望有人关注她,但是没有一个路过的网友关心一下她,这事儿想想还是挺伤感的。
她点开绿色的对话框图标,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满着地方特色以及人文关怀的问候。
谢哥:【老妹,东北哪嘎达的啊?】
时珍沉默了,她看了看谢哥的ip,显示的是疏林。
再点进谢哥的主页,除了年龄和ip之外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头像都是新注册后随机生成的。
这一定是一个独在异乡仍怀有着一颗热忱的爱心的东北老大哥。
时珍想,还是东北人热情,看到她这种落魄的贫困户也来关心一下。
秉持着也让大哥感受到家乡温暖的原则,时珍回复:
【大哥,我是晓山那嘎达的。】
此时刚好是下午三点,谢谦刚开完会。
回到办公室后深感疲惫,于是拿出手机打算约个局放松一下。
打开手机后入目就是一个显眼的绿油油的图标。
那是他昨天晚上为了给一个帖子发评论下载的软件。
谢谦点进去看了看,他无比怀疑自己昨晚的脑回路。
果然,人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是现在月月给他发一个链接他顶多扫一眼,更别提花时间下载评论了。
刷新了几下页面,一堆花花绿绿的内容扑面而来。
谢谦皱了皱眉,刚想退出删除软件就跳出了一个弹窗,他手一滑点了进去。
珍珍:【大哥,我是晓山那嘎达的。】
谢谦立时就没忍住笑出了声,他自动脑补了一个穿着花棉袄戴着大红帽的小姑娘,小姑娘长得好看,大眼睛长睫毛笑起来有两个美滋滋的小酒窝。
温暖的柔光笼罩在小姑娘周围,可你一走过去跟她说话,一张嘴是一股大碴子味。
谢谦放声大笑,突然感觉心情都好了不少。
他突然来了兴致,点进了私聊页面。
谢哥:【老妹,晓山离屏山挺近吧,我小时候在屏山呆过一段时间。】
时珍看着这条几乎秒回的消息,放下了手中的水杯陷入了沉思。
屏山离晓山确实挺近的,加起来不过两小时车程,但是经济发展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晓山算起来只是个五线城市,而屏山早就是二线城市了。
珍珍:【大哥,你记性真好,晓山就在屏山西面,俩小时就到了。】
谢哥:【东北现在下了好几场雪了吧?】
时珍看了眼窗外,艳阳催雪化,可霜寒雪深容颜不减。
她打开摄像头,调整角度拍了几张照片。
照片里是时珍家窗外的风景,她卧室窗前刚好有一颗老树,一到冬天就光秃秃的挂满了冰霜。
她选了两张拍的好的发给了谢谦。
珍珍:【前几天下了场特大暴雪,树杈子差点压弯了。】
谢谦失笑,点开照片双手放大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太阳的光辉总给人一总温暖的错觉,湿漉漉的树干更是会骗人。
让你以为外面暖和着呢,可等双脚踏出房门寒气扑到鼻子上就知道骂骂咧咧回屋加衣服了。
此时助理刚好来送文件,刚一开门见看见自家总裁抱着手机傻笑。
卫临双手停滞在空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