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将军走了月余后,阳州城久违来了好消息,身经百战的沈将军领兵击退了韦三小姐的十万大军,现下韦三小姐带着剩余的九万人已退守宛城。
新帝高兴之余,解除了庆王的禁足。
“几个王爷回信没有?”
谢夔一大早就带着李椿去了庆王府,他辛苦装病才博得一线生机,自然对造反之事尤为上心,此间最大的变数就是庆王,他便日日来催他写信,问他回信的内容。
“写了,两个说可以借兵给我,剩下的五个没理我”
庆王被他们主仆俩烦的不行,每日一睁眼就是谢夔站在床边问他进展如何了,这可是造反啊,哪有这么快。
李椿也感觉到了谢夔的急迫,但她更知道他急迫的原因,公主那日说的话,她在门外都听见了,她的命从进府那日开始就一直牢牢捏在公主的手里。
没准哪天公主不高兴,李椿这个人就消弭于这世间了。
离开庆王府回家的路上,谢夔闷闷不乐走在前面,只有两个异姓王支持,剩下的五个都反对,就算加上沈将军的兵马,远远不够这五王联合的实力。
李椿在背后喊了他几声,他都没应,李椿叹口气跟上他,装深沉的告诉他:
“九龄,时也命也,我们努力过就好了”
“嗯,我知道”
离十一月的婚期还有半年的时间,没准这事仍有转机,谢夔懊恼自己陷入了死胡同,却忘了事缓则圆,凡事操之过急是大忌。
想通了便释怀了,看到前面有人围观,高兴地跑过去看有什么新鲜事,回头见李椿没跟上,大笑着让她快来。
李椿站在远处,无声地对着向她招手的谢夔说道:
“若有一日李椿死了,谢夔要自己好好的活”
两人逛完集市回府的时候,公主坐在前厅与白妈妈商议纳吉一事,窗户纸既已捅破,她不再管束谢夔和李椿,只开心地准备十一月的成亲之事。
对他俩每日外出一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椿留下”
谢夔带着李椿回房时,公主留下了李椿,说有事要交代她,谢夔想拉着李椿直接走,被李椿拒绝了,让他先回去等她。
“大公子与沈小姐下月纳吉,你且随白妈妈一起去沈家”
“奴婢遵命”
白妈妈看看公主又看看李椿,唉声叹气,她隐隐有了一个感觉,这个家快散了。
谢夔说的转机没有等太久,在纳吉的前十日,新帝突然下了旨意,要收回七位异姓王的兵权,同时重新划分他们的封地,与圣旨一起到的还有七个字:
「无诏不得入大城」
率先抗旨的是兵马最多的瑞王,然后是齐王与周王。
庆王入宫觐见新帝,苦劝多日未果,跟谢夔说,也许还没等他们造反成功,他这个哥哥大概早已没了活路。
阳州的大军动不了,动了阳州十城就要拱手让给韦三小姐,梁州的大军太远,领兵的将军远在阳州。
仅靠新帝眼下能调动的十五万人是守不了的。
“有这么严重吗?”
谢夔想不明白,三王抗旨而已,剩下四个可是都同意了。
“九龄,也许你是对的,他确实不适合当皇帝”
庆王走了,临走前告诉谢夔和李椿,为先帝剩下的儿子,他劝不了新帝,想试试去劝那几位异姓王。
“百姓何辜”
马车飞驰,随风而来的是庆王说的最后一句话。
三王之乱没有影响大城的生活,该来的总会来。
四月初五,谢沈两家纳吉,李椿跟着白妈妈去了沈家,沈良见到李椿,拉着她就要往房里去,李椿看了一眼白妈妈。
“去吧”
“谢谢白妈妈”
沈良从谢斐那里知道了造反一事,苦于她娘拘着她,不准她外出,她在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容易才等来一个知情的李椿。
“眼下出了乱子,庆王又去了封地,此事大约要等沈将军回来了”
“唉,岂不是万一造反不成,我真要嫁给谢夔啊”
李椿看她愁眉苦脸,劝慰她世事无常,总有办法的,再者说,她觉得谢夔真的挺好的。沈良骂她被谢夔的皮相诓骗了,要不是她只喜欢谢夔,她愿意为她找更好的夫君人选。
“你不知道,我十岁时就立誓与谢夔划清界限了”
“为什么?”
沈良十岁时,谢夔八岁,彼时还没有害孟姨娘失去孩子,也没有得知身世真相,性子欢脱,喜欢捉弄人。
最爱捉弄的人就是沈良。
因为沈良来了之后,谢斐成了她的跟班,连累谢夔也要被迫跟她玩。
“他有一天跟我说,他跟我有娃娃亲,等我长大就要嫁给他,我当时就被吓哭了”
沈良哭着回家说自己不喜欢谢夔,跪着求她爹去退亲,她爹被她哭的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等听她磕磕绊绊的讲完,扶额苦笑,说下次回梁州,还是得给她找一个私塾上。
如今一语成谶,谢夔每次想起来这段事都想扇自己一巴掌。
纳吉的事少,聊了一个时辰,白妈妈便催促李椿该走了,回府的路上,白妈妈问李椿今后有什么打算。
是成为谢夔的妾还是离开公主府。
“我也不知道”
她舍不得离开谢夔,但是若有一天谢夔真要娶沈良,她愿意放手,离开公主府去外面看看。
她不愿成为谢夔跟她讲过的那些话本里,破坏他人姻缘的坏人;也不愿世上最好的良守着空房,孤独一辈子。
白妈妈听她说完,摸摸她的头,夸她是个好孩子。
谢夔在书房中看了一上午的书才等到李椿回来,一见面就拉着她问,沈家特别是沈良有没有为难她。
李椿扑哧一笑,说你和沈小姐怎么这般水火不容。
“她一个武夫,万一气恼我,把火撒在你身上怎么办?”
“九龄,她对我很好”
谢夔更嫉妒沈良了,从小到大,他的弟弟,他喜欢的人都喜欢她。
“那你说,我和沈良谁更好?”
李椿想说都好,但偷瞄一眼谢夔好像很生气的样子,为了安抚他,压下想说的都好,转而说了句九龄最好。
谢夔这才罢,李椿把从沈良那里听来的故事讲给他听,问他当时为何要吓唬她。
“她太讨厌了,三变为了陪她,书都不看了,日日看她练剑”
他的好弟弟因为一个野丫头放弃了读书,谢夔觉得自己为哥哥,有必要干涉一下,挽救自己泥足深陷的好弟弟。
这对冤家的姻缘,的确是恶缘。
四月底,风平浪静半个月后,三王在各自的封地起兵造反,庆王回来过一次,说自己无能为力,万人之上的权势就在前面,能不心动能放弃之人寥寥无几。
“这天下要大乱了”
那日湖面波平如镜,偶有风浪吹起涟漪,他们三人泛舟游湖至午后,正欲回去,惊雷之后,暴雨将至,雨点迅猛溅起湖水,翻腾的水冲击着湖中的扁舟,一下又一下。
而庆王望着远方黑云压城的大城对他们说道。
公主的聘礼单改了又改,终于在四月的最后一天定下,五月十六纳征,这桩美满婚事只差一步便可以美梦成真。
这一天的话本讲完后,谢夔拉住李椿,言辞恳切说自己想问她一个问题。
“李椿,若我真的娶了沈良,你愿意给我做妾吗?”
“九龄,我大概是不能的”
复又蹲下来安慰他,说如果有一天她离开了公主府,他一个人也要好好活。
“九龄,就算你不想活了,也要先替我踏遍万水千山,吃尽人间美味之后再死”
“好,我答应你”
李椿笑着走了,说白妈妈还要跟她交代去沈家纳征一事,帮谢夔合上门,她才开始哭。白妈妈看她哭着过来,叹着气跟她交代五月十六那天,她要做什么。
五月初,连绵不断的雨之后,难得的天晴之日,阳州城的沈将军写了奏折送到新帝的书案上:
「非十万而二十万」
意思是说他们都错误估计了韦三小姐带的兵马,她带的不是十万大军,是整整二十万,以阳州城如今的十万守军无法抵挡她的下一次进攻。
新帝此刻需做一个选择:是调派梁州城的十五万大军增援阳州城,还是放弃阳州十城,让沈将军带领十万大军与梁州城的十五万大军汇合镇压三王之乱。
朝堂上争论不休,新帝权衡后选了最差的法子,让沈将军再坚持几个月,另派了陆将军前往梁州城领兵去镇压三王之乱。
谢太傅说不妥,十万人如何挡得住二十万人的进攻?别说几个月,连一个月都坚持不到,不如将大城能调派的兵马调去支援沈将军。
新帝斥责谢太傅妖言惑众,当天就下了旨意,要把他罢官免职。
谢太傅闲赋在家,闲来无事倒想起了谢夔,通过孟姨娘告诉谢夔常来看看他,谢夔从小最怕和他爹相处,又叫上李椿陪他去,说好歹有个能说话的人。
李椿不解,她平时看谢太傅不像不爱说话之人啊。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他们到时,谢太傅在看书,见他们进来,各选了一本书递给他们看,看了一个时辰,都无人说话。
一个时辰后,书看完被谢太傅收走,他走到他们身边开口了:
“来说说你们看完此书的感受,九龄先来”
小说推荐:《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每月一亿游戏金》《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新顶点小说网】《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欢迎来到我的地狱》《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从鱼》《无限公路就业指南》《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
赘婿小说【zhuixuxs.com】第一时间更新《我那想死的公子突然跟我告白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